七月的重庆,骄阳似火,热浪如潮。连续多日的高温预警让城市仿佛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蒸笼,午后的地面温度早已突破四十摄氏度。然而,在混凝土公司西彭站,辛勤工作的脚步从未因酷暑而停歇。他们或是穿梭于轰鸣的机楼之间,或是驾驶着装满混凝土的车辆往返于各个施工现场,又或是在高空泵送作业中与时间赛跑。这些平凡而伟大的身影,构成了高温下最动人的风景线。
机楼深处与时间赛跑
机楼,是搅拌站永不停歇的心脏,其深处的轰鸣与高温远超常人想象。“封班长,1号机突出巨响,赶紧来看一下!”维修班长封师傅手中的无线对讲机传来同事的呼叫。他没有丝毫犹豫,抓起沉重的工具箱,冲向机楼深处。机楼内部一股裹着水泥粉尘和金属灼烧气息的滚烫气浪扑面而来,封师傅拧亮强光手电,猫着腰仔细观察狭窄、布满管线和旋转部件的缝隙。他竖起耳朵,在震耳欲聋的背景噪声中艰难分辨异常的源头。最终他找到了问题的根源,用扳手将磨损的旧零件换下,汗水顺着安全帽带不断流下,厚实的工装不知不觉已经湿透。看起来异常艰苦的工作,但对于机楼班组的他们来说,已是日常。
车轮滚滚运送履约承诺
厂区停车场,一辆辆混凝土搅拌车整装待发。驾驶室在烈日暴晒下早已变成移动的蒸笼。司机杨师傅走进驾驶室,车内温度计显示43℃。他稳稳地挂挡起步,庞大的搅拌罐开始缓缓旋转。车窗外白花花的阳光炙烤着沥青路面,他目光锐利如炬,牢牢锁定前方路况。在车流如织的城市道路上,每一次转向,每一次刹车,都考验着他在高温蒸煮下的专注力与耐力。当车辆终于抵达工地,他敏捷地跳下驾驶室,滚烫的地面热气直冲脚底。他迅速连接卸料口,开启阀门,黏稠的混凝土奔涌而出。在震耳欲聋的工地噪音和蒸腾的热气中,他紧盯着卸料过程,确保最后一滴混凝土都注入钢筋骨架。他知道,他运送的不仅仅是混凝土,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履约承诺。
云端泵臂浇筑城市新貌
建筑工地的核心区域,数十米高的钢筋森林深处,混凝土泵车如钢铁巨人般矗立。泵送工老罗,深吸一口灼热的空气,仔细检查泵车的安全架设,确认无误后,他熟练地操控着控制面板上的摇杆,巨大的钢铁泵臂在他的指挥下,如同拥有生命般缓缓伸展、灵活转向。混凝土泵送是个体力活,也是技术活,高温天气下混凝土流动性变化快,需要不断调整泵送速度和压力。老罗在烈日下长时间站立操作,脚下的地面蒸腾着热浪,头顶上的烈日无情地灼烤,他将混凝土精准地浇筑到指定位置,容不得丝毫偏差。每当看到混凝土顺利浇筑成型,他的脸上总会露出欣慰的笑容。
维修车间保障车辆“健康”
汽车维修班组是保障车辆运行的“守护者”,维修车间里,各种工具摆放整齐,空气中弥漫着机油和汗水的味道。维修班范班长,钻进车底,便毫不犹豫地仰面躺下,熟练地滑入车底那片狭窄、幽暗、闷热如同蒸笼的空间。车底的世界,光线昏暗,空气弥漫着浓重的机油、柴油和滚烫金属混合的刺鼻气味。他的双手沾满油污,身上的工服更是油渍斑斑。“高温天气设备故障率高,我们更要定期做好维护保养工作,才能保证运输不受影响。”范班长如是说道。他深知,成功做好每一次维修和保养,都是对高温下站点车辆正常运行最坚实的保障。
安全守护撑起“清凉绿荫”
面对持续肆虐的高温,西彭站班子深知,必须保障工人的健康与安全。食堂熬制的绿豆汤,午后送达的冰镇西瓜,成为工人们最期待的片刻甘霖。在机楼、维修班、试验班组、驾驶班组等班组,站点组织发放防暑药品,藿香正气水、十滴水、人丹、清凉油等药品人手一份。在关键区域,站点常备高温紧急医药箱,并确保药品储备充足且定期检查更新。站点组织开展高温中暑应急演练,并做好应急培训,确保一旦有突发状况能第一时间有效处置。站领导的身影频繁出现在热浪最前线,送去清凉物资,并关切地询问职工们的工作情况和身体状况,叮嘱大家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中暑。这份来自组织的尊重与守护,如同酷暑中的缕缕清风,深深沁入工人们的心底,成为他们坚守工作岗位时重要的精神支撑。
夜幕降临,厂区的灯光亮起,机楼依然灯火通明,罐车仍不断进出站点,维修车间里还传来工具碰撞的声音,站班子与回站的工人们亲切询问一天的工作情况。这群平凡的劳动者,在高温“烤”验下,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着责任与坚守。他们是高温下最美的身影,是城市建设中最坚实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