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协会概况 协会工作 通知公告 党建工作 行业信息 研究荟萃
中铁十一局江西阳光大道项目矮塔斜拉桥顺利转体
时间:2024-11-20 作者:中铁十一局五公司 吴 忌 宋 磊 来源:重庆市市政工程协会

  近日,由中铁十一局承建的江西阳光大道跨京九、昌九铁路,两座重达2.8万吨的矮塔斜拉桥,经过两天一夜的紧张作业,顺利落位、精准衔接,实现完美“转身”,为线路如期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阳光大道项目位于江西省赣江新区中医药科创城,全长2408米,设计为双向6车道,其中跨铁主桥长370米。此次转体的8号主墩及11号主墩转体重量均约2.8万吨,转体段长度157米,梁体宽度为36.6米,超宽、超重的结构使得转体施工极为困难。

  施工当天,随着现场总指挥的一声令下,阳光大道跨京九铁路转体桥施工现场的主控台开始忙碌起来,在主牵引索的环绕下,由两台ZLD600型连续牵引千斤顶、两台液压泵站及1台主控台组成的牵引动力系统,以每分钟1.15度速率牵引着8号桥墩顺时针缓缓旋转。历时80分钟,在旋转88度之后,阳光大道8号墩与京九铁路相交,到达预定位置。

  在确认完成各种防护后,阳光大道跨昌九城际铁路转体桥11号桥墩在千斤顶的拉动下开始顺时针旋转。历时93分钟,在旋转80度后,阳光大道11号墩与昌九线相交。至此,此次转体的8号墩及11号墩分别跨越京九、昌九铁路,精确到达指定位置。

  针对转体桥“梁面宽、大角度、时间短”的复杂施工特点,该项目坚持新质生产力促施工生产的理念,大力推行数字化施工,利用BIM技术展开技术攻关,建立模型,全过程模拟转体,攻克技术难题,采用智能化可视监控系统,对现场数据进行动态监测。现场人员还在转盘上设置刻度、编号,实施“双控”措施以保证及时调整转体速度,每转5度报告转体进度、应力变化等情况,确保转体过程中梁体的平衡及稳定。

  为实现完美“转身”,该项目还在施工现场建立智慧工地指挥中心,采用转体桥姿态调整信息化系统,实时监控梁体姿态、模拟平面轨迹、梁体竖向振动状态,攻克了复杂环境下超宽超重大纵坡斜拉桥转体施工关键技术,通过在球铰下方设置传感器、在梁面二次配重,把球铰的施工精度控制在毫米级,确保了转体时,大纵坡斜拉桥的相对平衡,桥墩主体零误差精确定位。

  此外,京九、昌九铁路作为交通要道,车流密集,每隔3到4分钟便有列车通过,这意味着桥梁转体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高质量完成,技术挑战巨大。在转体桥施工期间,该项目采用监测及预警系统,实时监测转体桥梁运行状态及转速、风速、应力等关键指标,抢抓铁路运行“天窗”期,最大程度减少施工对既有铁路线的干扰。

  在阳光大道建成通车后,将成为连接临空组团和中医药科创城的重要交通干道,对优化完善赣江新区路网,推进各组团交通互联互通、产业转型对接、公共服务共享、区域融合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重庆市市政工程协会 版权所有渝ICP备14007205号-2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支路2号邮编:400015电话:023-63781246传真:023-63854355

http://www.cqsszgcxh.comE-mail:szgcxh@163 网站制作: 红杉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