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证·奋进
中建隧道公司“121工作法”打造海外项目“攻坚·先锋”
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中建隧道公司紧扣高质量发展各项关键任务,以2024年度“超英杯‘三项五赛’”劳动竞赛作为有效载体,突出“目标、问题、结果”导向,推进“市场、结算、项目提升”3项重点工作。
为进一步激发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公司推动劳动竞赛向广度和深度进军。斯里兰卡埃勒黑勒运河27.7km引水隧洞项目,是“一带一路”建设重点工程、斯里兰卡“南水北调”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内不同,海外项目受所在国政策法规、文化差异、工作习惯和语言障碍等影响,项目组织沟通、管理效率、经营成本等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项目围绕局及公司工作主题,因地制宜探索了“121”工作模式,狠抓海外团队管理工作,为践行国家“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坚强保证。
一、“121”工作模式是什么?
1个目标:创中建五局海外标杆项目:实现“有品牌、有效益、有人才”的“3有”目标。
2个标准:项目经营指标是否完成?含履约进度、双效提升、现金流等方面指标:团队氛围是否和谐?含项目班子建设、人才培养、员工关爱、文化融入等效果。
1项举措:推进项目“攻坚·先锋”行动:项目构建“1+3”管理体系,以项目班子为核心,成立3大专项先锋小组,发挥在工期履约、双效提升、团队建设、人才培养、安全管理等多方面的引领作用,推动施工生产效益稳定提升。
定目标,明标准,制举措,项目团队进一步强化作风、凝聚合力,争当四大“先锋”,以扎实的成绩,为“攻坚·先锋”行动交上完美答卷。
二、攻坚难题破解,当攻坚先锋
牢固树立“工期节约就是最大的成本节约”,项目明确“较真认真·攻坚先锋”清单,通过“超英杯‘三项五赛’”劳动竞赛,搭建青年争先的实践载体。
2023年11月23日,项目第二台TBM正式始发。持续改进施工工艺、优化豆砾石注浆方案、查刀换刀方案,实现设备的高效运转、工序的有序衔接;TBM掘进速度连创新高,单洞月进尺突破808.5m,单月双向进尺突破1264米,达成行业前端水准,擦亮了“中国建造”名片。
斯里兰卡民众在项目第二台TBM始发仪式上举行了庆祝活动。
三、攻坚管理创新,当执行先锋
针对如何快速融入“属地环境”问题,项目依托“主题活动”组织中方管理人员学习属地政治经济情况、法律法规差异、宗教习俗忌讳、营商环境指南等信息,为员工全面掌握各类信息以指导项目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针对属地隧道和TBM施工技能工种人员稀缺问题,利用“鲁班工匠学院”,将中建先进的施工经验与海外施工特点相结合,对属地人员进行培训,促进项目快速孵化属地关键管理和操作岗位人员。为公司和属地培养了一批德才兼备的管理、技术人员人才。
四、攻坚区域融合,当服务先锋
目前,正值项目实施高峰期,有来自6个不同国家、累计1300余名员工一起工作。针对解决文化差异、工作习惯、语言交流障碍等问题,项目团队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文化交融竞赛,每月开展1次语言培训活动,每季度开展1次中外文化习俗交流活动,每年开展1次“云慰问”活动,切实增强了各国员工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属地员工kaniska参加了“‘一带一路’与斯里兰卡更美未来”论坛。项目多次在当地学校提供爱心志愿服务。项目班子常态化开展员工谈心谈话,关注员工心理健康,开展海外员工家属座谈会,切实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
项目组织中斯员工共庆佳节。同时,项目多次举办“工地开放日”,积极迎接政府、行业协会、大学、周边村民代表、权威媒体等到项目学习、调研和采访。属地大学、寺庙等到项目学习交流。
项目还通过慰问周边学校、寺庙和村民,为当地家庭困难的学生捐赠学习物资,提供近500人的就业机会,获得了各方的理解和支持,确保项目顺利推进,进一步唱响了中建品牌。
项目获“2022年度国际安全奖(优异奖)”、“中建国际工人先锋号”、“中建集团‘一带一路’劳动和技能竞赛技术能手”等国际、集团、局和公司各类奖项30余项。
依托“121”工作法,斯里兰卡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绩,获得了各方高度认可。接下来,项目团队将以终为始、持续努力,为建设“一带一路”民生工程贡献匠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