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公布2023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名单的通知》获悉,中铁二十局三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任高峰和公司精测队队长邹符良榜上有名。
政府特殊津贴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关心爱护和团结引领人才的一项重要制度。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是国家人才队伍的骨干力量,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担负重要使命。
执着攀登建筑科技高峰
任高峰,1993年7月毕业于石家庄铁道大学铁道工程专业。在30多年的工作中,他坚持扎根一线,以1名技术人的执着钻研工程科技,以丰富的专业知识为基础,先后参与了芝川河特大桥、内蒙古独贵塔拉黄河特大桥、宝汉高速公路、黄韩侯铁路、成都地铁5号线、成都地铁17号线、北海西村港跨海大桥、渝湘复线彭酉高速公路及重庆轨道交通24号线等一批重难点工程,不断探索技术创新、突破技术难题。
“有思路,才有出路”,这是任高峰一贯坚持的“攀登”秘诀。凭借丰富的施工经验和求索不止的创新精神,他与团队相继攻克了超高双肢空心墩施工、1.6次抛物线新型柱板式超高墩、黄河内蒙和山陕峡谷段若干复杂工况深水基础施工、临近既有线顶推刚桁梁施工、黄土及富含水土石长大隧道、西南地区最大规模铁路既有线拨移、成都典型的漂卵石地层盾构综合技术、重庆富水填埋土地层长大隧道、200米竖直边坡陡崖加固、潮汐滩涂区域大倾角空间宝石型索塔等施工技术难题,带领公司荣获“菲迪克工程项目奖”1项,土木工程詹天佑奖1项、土木工程李冰奖2项,公司2019年被认定为“国家高新企业”,2021年荣获重庆市“企业技术中心”称号。
“敢于引领,严谨沉稳,作风扎实”,这是大家对任高峰一致地评价。他通过做实导师带徒、开展内外部交流、组织专业培训及技能比赛等举措,打造了“专”、“强”、“精”的专家团队、科技创新团队。在他与公司各领域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技术管理、科技创新等方面积累和收获丰硕成果,参与编制国家标准2部、企业级技术标准7部、承担省部级课题3项;个人获“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建造师奖”、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学技术奖科技创新先进个人”、中国铁建“科技先进个人”,先后被施工企业管理协会、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授予“技术专家”称号;并为企业培养出桥梁、隧道、盾构等技术专家9人次。
正如他的名字一样,工程建设领域绵延着数不尽的科技高峰,而他却用数十年如一日的专注和韧劲,一步一个脚印,心怀梦想,攀登着那一座座科技高峰。
用青春谱写工匠精神
在公司的测量队伍里,邹符良无疑是最闪亮的大咖——“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巴渝工匠”、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重庆市“十大青年职业标兵”、中国铁建“十佳青年技术能手”……工作10余年来,他穿过人迹罕至的山林间、爬过漫天覆盖的雪山巅、登过40层高的楼顶……只为让每1个坐标都确保万无一失。
在北海西村港跨海大桥项目,为建立准确的高程网,他第1个穿着打鱼服穿越西村港航道,探明路线,进行布网测量。在卓小公路项目,为了获得更精准的测量数据,他第1个爬到4100多米的山顶布点测量。在涪秀二线新郁山隧道最大的溶洞里,他第1个进入最深处,探明溶洞情况,组织完成溶腔空间位置测量任务。在7.2公里的新郁山隧道贯通后,为测量到准确的贯通导线,他坚持36个小时连续工作,准确测量完成全隧道贯通导线。在皂角铺项目1.5千米轨道拨移中,通过线路拟合、参数调整,实现1次整道即达到合格状态,成功参与护航了公司最大规模的1次轨道拨移……
在出色完成本职工作后,邹符良还坚持为企业发展培养人才。他主编了企业技术标准《测量基本作业》,组织开发的20余件系列内训教程,成为公司测量技能、管理培训和技能大赛赛前培训的基础教程之一;他传承技艺,多名徒弟成为了项目测量骨干人才,指导15名测量骨干获得各级测量竞赛三等奖以上奖项。
邹符良带领测量团队获共青团重庆市委组织的中央在川在渝企业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团体第二名,在重庆市总工会、共青团重庆市委、重庆市高速集团、中国铁建昆仑投资集团工会等单位组织的多次测量大赛中,获得团体二等奖以上名次8次,推动以赛促训取得实效。
“我想不管我们在什么岗位,从事什么工作,只要能够选择坚持,选择珍惜,选择成就生命的激情,就会成就心中最初的梦想。”对于一路走来的艰辛,邹符良如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