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对于城市管理者来说,根据城市运行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持续创新升级,寻找城市治理现代化的行动方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社区是城市精细化治理的“主战场”,自今年以来,上海城管执法系统深耕市民“家门口”的实事、难事,积极融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格局,推动执法管理服务向社区延伸。
近年来,本市推进“城管进社区”工作,启动“城管社区工作室”建设,明确工作职责、工作制度、工作方法。已建成6308家“城管社区工作室”,实现了全市“1居(村)委1工作室”全覆盖的工作目标。
市城管执法局执法协调处副处长周俊杰介绍,由于城管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社区内的问题,居民遇到问题也更愿意向城管执法人员反映,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居民对城市管理问题的投诉量明显下降。全系统受理市民投诉总量逐年下降,2024年1-10月全系统受理诉件总量86794件,较2018年同期(124782件)同比下降30.4%。与此同时,全市城管执法工作社会满意度呈稳步提升态势,据第3方测评结果显示,2024年上半年全市城管执法工作社会满意度测评得分为86.31分,评分等级为“优良”,得分比 2023 年下半年上升了0.34分。
闵行区坚持党建引领聚合力城管为民进社区
以“党建红”引领“城管蓝”,是闵行城管进社区的鲜明特色,坚持用党建组织力来强化城管战斗力,变单打独斗为“协同作战”。闵行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马骎介绍说,通过发挥区级部门联动作用,为街镇、社区赋能,助力解决基层治理中的问题。已完成9个年度项目和14个共同行动清单。在全区14个街镇建立了59个城管工作站,对应68个片区网格,将257名城管队员下沉各站,覆盖1198个社区,同时设立14个基层作风观测点,争创党员先锋岗。依靠社区党群服务站,将城管工作的触角延伸到治理一线,随时发现身边问题,及时遏制顽症蔓延,广泛张贴城管进社区工作码,推行“‘码’上提、马上办”的高效管理模式。
市民通过扫码可以反映投诉问题、提交人民建议、查询普法案例、评价社区工作。5月份开始在工作站和部分小区试点,接单时间从1日缩短到20分钟,处置时间从15日缩短为7日,目前已处置57件。为进一步打通部门间信息壁垒,着力打造综合执法数字监管“一平台”,即依托区城管局“智慧闵城”和街道“1网统管”平台优势,整合城管、房管、安监等监管数据,拓宽非现场监管渠道,实现对同一管理对象在同一周期、同一事项上的多部门线上流程再造;比如:开发“数治人房”分级分色应用场景,城管队员可实时查看房屋装修状态,监督社区物业巡查履职,实时更新装修进度照片至街道“物业直通车”平台,做到过程可监管,结果可追溯。
此外,街道“智慧电梯”监管系统今年以来有效阻止电动自行车“上楼”千余起,该系统可共享车辆入梯预警信息至“智慧闵城”队员手机端,为队员日常检查、执法办案提供精准靶向,一旦物业在巡查中发现飞线充电等违规行为,第1时间通过“物业直通车”上报房管部门后流转至城管中队处置,有效遏制安全隐患。
长宁区“法”与“情”兼顾“组团式”服务巧解难题
长宁区仙霞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中队长焦志坤介绍说,今年6月初,仙霞新村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接到了来自“12345”市民热线平台的1个投诉工单。家住虹霞小区、78岁的李阿婆(301室)反映,隔壁邻居(302室)长年将厨房设置在公共楼道内占用公共部位。前不久,302室在重新厨房整修过程中又私自改接燃气,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经了解,因历史遗留问题,302室将厨房安置在楼道公共部位的情况已有40余年,且该情况在虹霞小区并不鲜见。于302室而言,在翻修厨房过程中已投入大量积蓄,若要将厨房搬回屋内重新装修、公共部位恢复原貌,势必又是一笔很大的支出,对于本就贫困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经实地上门走访,执法队员发现,302室1家3口,2人患病,生活确实困难,存在重新整改的资金缺乏难题。
是立案秉公执法?还是坚持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当“老问题”与“新矛盾”叠加冲突,执法队员采用“背靠背”矛盾化解方式,并引入居委会干部等多元纠纷调解因素,多沟通、善说服、慎处罚,坚决杜绝任性和违规执法,保障执法对象合法权益。在城管社区工作室联络员、居委会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李阿婆主动提出资助302室1万元用于厨房拆迁和恢复原貌,302室在收到李阿婆的钱款后履行承诺。目前,已将厨房移至室内,邻里握手言和。
城市管理治理的核心是人,城管进社区,通过问需于民、求计于民,以功能复合、精细化组合,注入更多“城市活力”,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建立人民与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连接,构建“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人都是受益者”的社会格局,从而提升了人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