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今年以来,辽宁省沈阳市城市精细化管理经验获得住建部全国推广,在辽宁省城市管理“绿叶杯”竞赛中获得第1名;生活垃圾分类在全国76个大城市排名中,连续3个季度位列东北第1;环卫保洁实施以水洗为主的“洗城刷街”作业;计划建设1000座口袋公园现已建成495座;背街小巷微更新开工建设……自今年以来,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坚持以打造现代化生态化国际化大都市为目标,把打造高品质城市环境作为检验推动发展的重要标准,秉持“绣花”精神,持续推进10大专项行动,“1针1线”绣出城市高颜值。
打造精细化管理“沈阳样板”
沈阳城市精细化管理坚持高位统筹,发挥“1委”组织领导优势;开展监督考评,强化“1办”协调调度作用;搭建城市精细化管理“1网统管”平台,整合汇聚各行业4660余万条数据,开发8个智能应用场景,处置城市管理问题52万余件,智慧支撑“1委1办”高效运行。今年,沈阳城市精细化管理“1网统管”建设经验入选了中国信息协会《2023数字城市创新成果与实践案例选编》,市城管执法局首席数据官受住建部邀请,赴黑龙江、山西、重庆等地介绍“沈阳经验”。
环卫保洁“洗”出城市底色
自今年以来,沈阳全面实施以水洗为主的“洗城刷街”作业,主要街路和重点部位机械化水冲作业率达到100%,创建精品路段100个。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建成示范小区2000余个,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在全国76个大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考核排名中,连续3个季度位列东北第1。
北方公园城市建设有力推进
沈阳坚持“以园美城、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春季植树115万株,新增绿地10.4平方公里。建设“百里花廊”,栽摆花卉3800余万株,城市景色更加欣欣向荣。通过规划建绿、拆违补绿、见缝插绿、拆墙透绿,因地制宜实施微更新、微改造,今年计划再建口袋公园1000座,现已建成495座,让市民开门见绿、出门入园。
“璀璨沈阳”点亮城市的夜景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浑河之畔、金廊沿线流光溢彩,彰显现代化大都市风采。中街步行街、老北市、万泉公园、中央公园等亮丽夜景,引人驻足、流连忘返。沈阳站西广场、中山广场重点项目景观亮化工程加速推进。临水街、锦江山路等61条街路“有路无灯”问题彻底解决,照亮市民“回家路”、“幸福路”。
背街小巷变身为“家巷客厅”
自今年以来,沈阳围绕“保完好、稳安全、促精细、再提升”,开展市政道路精细化养护,整体铣刨盖被73条,“5位1体”系统维护2479条。高质量推动背街小巷微更新,坚持1街1景、1巷1韵高品质设计,建立问题发现处置和质量监督管控体系,实行4级监查包保,强化文明施工、工程质量管理,已进场226条,提升门前屋后“家巷客厅”的品质和成色。
持续开展好10大专项行动
自今年以来,坚持“拆清整绿”治理围挡,规范脏乱差围挡754处,拆除违规设置围挡356处,建设停车场、绿地、临时苗圃38处,打通市民“堵心墙”,还城市空间通透清朗。强化“工程+管理”措施,整治立面脏污破损问题9700余处。实施张士、宁官、沈阳东等6处高速出入口景观提升,塑造有活力、有品位的城市“第1印象”。
下一步,沈阳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成推进城管执法工作全面提升的生动实践,大干3季度,奋战全年红,确保3年行动首战告捷。锚定背街小巷更新改造、1000座口袋公园建设目标不变,督促各地区抢抓工程建设黄金时期,充实人员,保障资金,优化措施,文明施工,昼夜兼程,按期高质量完成既定工作目标。常态化开展已建成背街小巷、口袋公园“回头看”行动。持续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10大行动,强化督导考核,夯实条抓块保责任体系,做实以路长制为核心的“网格化”管理,提高问题自主巡查、主动处置效率,治理城市管理“顽疾”。